孙远钊律师(教授)简介
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日期:2019-05-20

孙远钊律师(教授)
学历
台湾政治大学法律学系(法学组)法学士(BachelorofLaws,LL.B.,1982)
美国乔治‧华盛顿大学比较法硕士(MasterofComparativeLaws,MCL,1985)
美国马里兰大学法律博士(JurisDoctor,J.D.,1991)
经历
北京大学法学院/知识产权学院访问教授(2014~2017)
上海同济大学法学院/知识产权学院特聘讲座教授(2011~2013)
美国亚太法学研究院执行长(2007~现今)
台湾政治大学智慧财产研究所兼任副教授(2007~2013)
台湾政治大学智慧财产研究所暨法律科际整合研究所专任副教授(2005~2007)
私立中原大学财经法律学系专任副教授(2003~2005)
台湾政治大学科技管理研究所客座/兼任副教授(2000~2005)
台湾政治大学科技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(2000~现今)
美国亚太法学研究院执行长(1994~2003)
美国乔治‧华盛顿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并兼任教授(1994~1998)
美国华盛顿大学亚洲法研究所研究员(1993~94)
美国联邦教育部民权事务助理部长机要兼法务顾问(1990~1993)
美国共和党全国委员会族裔暨专业事务工作会副主任(1989~1990)
美国一九八九年总统就职委员会公共事务联络办公室特别助理(1988~1989)
出版著作/专论(最近10年)
期刊论文
◎关于“黑洞”图像的著作权问题,《知产力》(2019年4月27日)
◎美国司法对于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比例原则与实践,《中国知识产权》(2019年2月)
◎非专利实施主体(NPEs)、滥诉及对应之道,《中国知识产权》(2018年11月)
◎也谈“高价值”与“高质量”专利,《中国知识产权》(2018年9月)
◎著作侵权诉讼管辖的冲突与解决—“王者荣耀”管辖权异议案所呈现的问题与挑战,《知产库》(2018年9月12日)
◎著作权之“结果”与“过程”孰轻孰重?—著作权“独(原)创性”的再巡礼,《知产力》(2018年7月25日)
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问题与创新,《中国知识产权》(2018年6月)
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问题与创新,《中国知识产权》(2018年6月)
◎普天之下莫非标识、率土之名莫非商标?—国际和美国对于非传统商标的发展,《知产力》(2018年4月10日)
◎莫听穿林打叶声、一蓑烟雨任平生?—论屏蔽广告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的问题,《知产力》(2018年4月5-6日)
◎从著作权独创性谈中超联赛直播案,《知产库》(2018年4月4日)
◎从《梦幻西游2》案议网游直播的侵权问题,《知产力》(2017年12月6-7日)
◎2P(平台)相争、3Q情景再现?—谈网络音乐平台服务的运营争议,《知产力》(2017年10月10日)
◎控制与便利如何权衡?—人工智能法律规制的挑战,《中国知识产权》(2017年12月)
◎究竟是人工智能抑或智能人工?,《中国知识产权》(2017年9月)
◎链接、聚合与侵权—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再巡礼,《强国知产》(2017年8月22日)
◎行行重行行、道路阻且长?—论知识产权的行政执法问题与挑战,《中国知识产权》(2017年5月)
◎倏忽百十年、沧桑民法典—民法典与知识产权的规范体系,《中国知识产权》(2017年3月)
◎在先使用如果违法是否可以阻却商标注册?《知产力》(2017年3月1日)
◎排行、称号必有用,万金散尽换不来?!—谈当前苹果比香蕉的排行榜文化,中国知识产权》(2017年2月)
◎掀起“专利操控实体”(PAE)的盖头来,看到了什么?—美国的实证调研与中国版“专利流氓”的隐忧,《中国知识产权》(2016年12月)
◎论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的商业秘密保护规制,《竞争政策研究》(2016年11月)
◎治丝益棻抑或迎刃而解?—解读美国联邦政府的著作权《白皮书》,《中国知识产权》(2016年11月)
◎从姓名权、肖像权到“公开权”—将“公开权”引入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的刍议,《知产力》(2016年10月10日)
◎美国关于专利故意侵权的最新认定标准对中国有何借鉴意义?,《中国知识产权报》(2016年7月8日)
◎甲骨文诉谷歌案为何值得高度关注?—对安卓系统与开源代码未来冲击的解读,《中国版权》(2016年6月)
◎专利运营与相关产业链的构建—对现有政策的探讨与展望,《知产力》(2016年6月9日)
◎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学合作—美国《拜杜法》35周年的回顾与展望,《科技与法律》(2015年第5期总第117期)
◎电子游戏与虚拟世界对知识产权体系的挑战,《知产力》(2015年10月10日)
◎点评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》,《IPRDaily》(2015年10月8日)
◎计算机软件应用程序编程接口(API)的著作权保护—兼评美国《甲骨文公司诉谷歌公司》侵权案,《中国版权》(2015年第5期总第83期)
◎表演者能否主张著作权?—点评美国《嘎尔西亚诉谷歌》案,《智合法律》(2015年7月23日)
◎表演者能否主张著作权?—点评美国《嘎尔西亚诉谷歌》案,《智合法律》(2015年7月23日)
◎论商品外观的功能性与显著性判断:如果“红罐之争”发生在美国,法院会怎么判?,《知产库》(2015年7月6日)
◎从政策视角点评《微信》商标案一审判决,《高杉LEGAL》(2015年6月17日)
◎众筹与创新项目知识产权策略,《腾讯互联网前沿》第30期(2015年6月)/创新项目众筹的知识产权:三方基础策略与四个核心问题,《知产库》(2015年5月26日)
◎一个难以遗忘的信息“被遗忘权”,《智合法律》(2015年5月29日)
◎论许可的意义与在商标权的应用,《智合法律》(2015年3月10日)
◎《著作权法(修订草案送审稿)》修改与完善建议,《交大法学》(2015年第1期总第11期)
◎商标侵权诉讼的举证关键:如何从事相关的市场调研?,《智合法律》(2015年1月24日)
◎《琼瑶诉于正案》让法院面临挑战,《智合法律》(2014年12月9日)
◎得陇望蜀、却失中原?—谈苹果公司电子书定价的反垄断诉讼,《智合法律》(2014年10月2日)
◎应对专利操控实体的难题与政策规制,《电子知识产权》(2014年6月总第第273期)
◎专利诉讼、“蟑螂”为患?—美国对应专利诉讼与“专利蟑螂”问题的研究分析与动向,《法治研究》(2014年1月)
◎网络信令费与“网络中立”问题,《电子知识产权》(2013年4月总第第260期)
◎The State of Play onInternational Piracy and Anti-counterfeiting Strategies, MARYLAND SERIESIN CONTEMPORARY ASIAN STUDIES(2013)
◎论美国对著作权误用抗辩的法制发展,《北大知识产权评论(2013)》
◎论环太平洋伙伴(TPP)自由贸易协商:附论台湾准备参加TPP与对ECFA后续咨商的影响,载于纪念丘宏达教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,台湾三民出版社出版(2013)
◎论网络广播的著作许可问题—引介美国的处理方式与最近发展,北京大学《网络法律
评论》(2011)
◎初探“云计算”的著作权问题,《科技与法律》第87卷第5期(2010)
◎BlockingRepairorFairUseofSoftware?–TheU.S.PerspectivesonAnti-Circumvention,
ChineseYearbookofInternationalLawandAffairs,vol.22,pp.48-68(2007)
◎“枪械与扣动扳机者孰负侵权之责?–论著作权之间接侵权行为责任”(英文),载《政大智慧财产评论》第4卷第1期,页105至144(2006)
◎美国知识产权法最新发展与评析(2000~2003),载《政大智慧财产评论》第1卷第1期,页143至214(2003)◎共同参与编审《中国高铁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发展报告》(陈家宏教授等著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,2019年)
◎“论专利均等(等同侵权)与禁反言–兼评美国最近司法判例”,载《法学丛刊》第一八三期(第四十六卷第三期)
,页89至118(2001)
专书或专章
,页89至118(2001)
专书或专章
◎共同参与编审《中国高铁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发展报告》(陈家宏教授等著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,2019年)
◎著作权的授权违约与侵权—兼论开放原始码的前景,载于冯震宇编,《网络著作权保护、应用及法制》,元照出版有限公司出(2012)
◎《商标(品牌)授权策略与实务》,元照出版有限公司出版(2008)
◎论国际间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整合与展望,载刘江彬、陈美章合编,《两岸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》,元照出版有限公司出(2002)
研讨会主旨演讲与主旨演讲与论文(例示)
2019知识产权南湖论坛暨第4届中原论坛,2019年4月13日,中国‧河南省‧郑州市
第16届“中国光谷”知识产权国际论坛,2018年11月14日,中国‧湖北省‧武汉市
第9届中国专利年会,2018年8月30日,中国‧北京市
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年会,2018年6月1日,中国‧北京市
2017紫金国际知识产权峰会,2017年11月1日,中国‧南京市
第2届上海科创法治论坛,2017年10月22日,中国‧上海市
美国律师协会第69届反垄断委员会春季年会,2017年3月29日,美国‧华盛顿市
第8届海峡两岸四地著作权法制发展研讨会,2016年10月14日,中国‧台北市
第2届海鹰论坛,2015年4月28日,中国‧北京市
北京大学—斯坦福大学—牛津大学互联网法律与公共政策研讨会,2013年5月3日,美
国‧加州‧帕洛奥图市;2014年11月22日,中国‧北京市
论网络串流的著作侵权问题与未来,两岸著作权重要争议研讨会,2013年4月27日,中国、台北市
论美国对著作权滥用的法制发展,第四届两岸四地著作权法制研讨会,2012年12月16日,中国、香港特别行政区
论网络广播的著作授权许可问题—引介美国的处理方式与最近发展,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国际研讨会,2009年11月26日,中国、北京市
论强制授权与公平交易,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的挑战与应对国际研讨会,2007年4月19日,中国、北京市
音像制品盗版问题之因应策略及具体措施,知识产权专业教育制度及课程设计之探讨21世纪知识产权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暨高校知识产权研讨会2005年年会,2005年5月20日至
22日,中国、重庆市,等30余篇。
英文:
Reforming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:The Case of China and Taiwan in Light of WTO Accession,MARYLAND SERIES IN CONTEMPORARY ASIAN STUDIES,University of Maryland School of Law,No.4–2001(165)(2002)等10余篇。
另于多种主要中、英文新闻媒体发表论述,并于《中国国际法与国际事务年报》中、英文版撰写书评及相关学术动态评析。
访问及客座教授资格
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、暨南大学及中国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
另曾在世界银行、美国著作权局、美国华盛顿大学、美国世界事务协会、斯里兰卡法学院(SriLankaLawCollege)、日本专利特许厅(JapanPatentOffice)、中国专利局(现已改组为国家知识产权局)、台湾高等法院、台湾东吴大学、工业技术研究院、信息策进会、中山大学、义守大学、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与理律法律事务所等二十余
另曾在世界银行、美国著作权局、美国华盛顿大学、美国世界事务协会、斯里兰卡法学院(SriLankaLawCollege)、日本专利特许厅(JapanPatentOffice)、中国专利局(现已改组为国家知识产权局)、台湾高等法院、台湾东吴大学、工业技术研究院、信息策进会、中山大学、义守大学、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与理律法律事务所等二十余
国际学术研讨会报告(最近10年)
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技术转让研讨会、2005年度国际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等
32项,其中均系以英文发表报告。另受邀参加第4-6届海峡两岸知识产权学术交流研讨
会,以中文提出论文,并做报告。
研究及培训项目(最近10年)
一、相关国家防止著作权滥用之研究(2010年、计划主持人)
二、美国著作权法令暨判决之研究计划(2008至2009年、计划主持人)
三、研发成果药物筛选与评估计划(2007至2009年、协同主持人)
四、韩国反仿冒组织、政策及执行机制暨新型态网络侵权问题之搜集研究计划(2005年、计划主持人)
五、香港反仿冒组织、政策及执行机制暨新型态网络侵权问题之搜集研究计划(2005年、计划主持人)
六、WIPO著作权及相关权利集体管理之研究计划(2005年、计划主持人)
七、音像制品盗版问题之因应策略及措施研究计划(2005年子计划二计划主持人、2006年计划总主持人)
八、激光视盘盗版问题之因应策略及措施研究计划(2003年、协同主持人)
专业证书及资格
台湾“经济部智慧财产局”咨询顾问及著作权法修法委员
台湾“司法院”大法官解释英文版编审委员
台湾技术经理人协会理事
国际授权主管协会中华分会(LicensingExecutivesSocietyChineseTaipei)董事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及哥伦比亚特区律师
美国马里兰州公证人
相关文章
Copyright © 2019-2020 唐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促进会 版权所有